开封网讯 全媒体记者 韦建永报道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中国式养老难题,是社会关注度较高的一个话题。现在大量老人以及未雨绸缪的中年人也有养老投资方面的需求,但目前金融的发展还没有完全满足这方面的需求,我们特别缺乏合适的长久期、低交易频率、低风险、有一定最低回报,最好能兼顾养老和投资需求的金融产品。
对中国的养老需求进行分析,不难发现这是一个“枣核型”结构,位于两端的分别是富裕人群和困难人群:富裕人群的高端养老需求,可通过市场化方式解决;困难人群的养老需求,可以由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加以兜底。养老信托基金,其实就是一种普惠型金『融工具,通过这类金融工具的设计,在打造商业化养老第三支柱过程中,使得普罗大众可以借助信托这种投资形式,获得更大的实际好处。从整个金融产品的丰富化以及金融监管制度的长期改革方向来说,金融不应该只服务于高收入人群。
普惠养老能否真正破解中国民众的养老焦虑,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,但从发展方向上看,决策层很重视,市场也有呼应。2021年11月发布的《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》明确指出,“大力发〗展普惠型养老服务,促进资源均衡配置”;《“十四五”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@ 系规划》强调,“要织牢兜底性养老服务网,同时扩大普惠型养老服务覆盖面”,这些都为推广普惠养老夯实了基础。